介休

概况

介休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距省会太原市139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介休历史悠久,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37.25万人。 介休历史悠久,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介休是山西省政府确定的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和全省22个扩权试点县市之一,国家园林城市、山西省卫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介休由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晋中市人民政府和我市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95 处,其中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处,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处,介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9处。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有价值的文物遗迹有378处,有十五处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土庙、祆神楼、琉璃牌坊、洪山瓷窑都是闻名全国的文物遗存。

地形
       介休市境内平川、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从北向南梯次排列。
气候
       介休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交替分明,日照充裕,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0.4℃,平均降水量477.2毫米。

介休旅游景点
       介休山河秀丽、景色宜人,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境内绵山如屏耸立,汾水似带环绕,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绵山风景区是六大低山旅游风景区之一,以自然景观“奇、险、秀”,人文景观“古、巧、绝”著称,寺庙、道观大多建于悬崖壁之间,主景抱腹岩岩顶伸出,呈抱腹状,洞内可容万人,实属罕见。自隋唐以来,绵山就是参拜、旅游的胜地,史载一九二六年,瑞典国王曾携家室登山礼佛。

       祆神楼(玄神楼)、介休后土庙、介休绵山、秦柏、张壁古堡、史公塔、洪山瓷窑遗址等。

绵山风景区



       绵山,位于介休城南10公里处,又称介山,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从臣介之推“功不言禄”偕母隐居并殉难之地,介休因此而得名。

       绵山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山间溪流终年不断。身临其境,如入画屏。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和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绵山最高海拔2566米,相对高度13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北距太原137公里,与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距离甚近。

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绵山北麓的龙凤镇张壁村。古堡随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三面临沟,背靠绵山,地势险要。东西长374米,南北长244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东距平遥古城四十公里,西至灵石王家大院、南到绵山风景区、北至介休市区均为10公里。

       虹霁寺又名滚钟寺,位于介休市城西10余里的义棠镇师屯南村的银锭山巅,寺内有虹霁寺塔、滚钟坡、天王殿等。史料记载,该寺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唐太宗破刘武周于汾州,立寺。该寺自唐初建,明万历年重修,清康熙年间复修,乾隆金妆,后几经战乱。银锭山巅古塔,系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山前流过汾河,景同延安宝塔山,百姓称“小延安”。

       1993年,介休市加大开发旅游资源力度,虹霁寺如枯木逢春。当地除修复寺庙外还新增了寺牌楼、人工瀑布、得月亭等旅游景点。站在几里之遥,人们就可看见矗立在银锭山巅的虹霁寺古塔,雄伟的古塔同山前流过的汾河交相辉映。

       2005年由于一些煤矿越界开采,致使银锭山上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塔虹霁塔出现严重倾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文物部门已经关闭了虹霁寺景区,目前寺庙的修缮保护工程正在进行,很快就会重新开放。



       秦柏位于介休市西南15公里处的西观村柏树岭,相传为秦初植种,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树根部围长16.7米,树冠高16米,主杆高2.6米,距离地面1.5米处的树围11.8米,之上分有10各树杈。每个枝杈平均周长3.1米,最粗一枝周长4.75米。现仍枝繁叶茂,常青永翠,树荫覆盖面积近300平方米。秦柏比陕西黄陵轩辕柏(树围10米)粗了1.8米,其周长围全国柏树之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有“华夏第一柏”之美誉。生长了2200年的“华夏第一柏”居住在绵山脚下,以这棵古树为依托开发的“秦柏岭旅游区”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