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勒碑为纪,保存寺内。现寺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属文物,如历年遗留下来的汉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为珍贵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也嵌置于寺北的墙壁上。
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为保护泉州清净寺,保护泉州伊斯兰教,明成祖朱棣特地颁发谕令:“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取有故违以罪罪之“。明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要保护清净寺?当然有着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的企图,但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我国对外国侨民的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的尊重的说明,对阿拉伯人民的友好团结的反映。
寺内的一个亭壁上,嵌立有两块巨碑。其中一方是明代重立的元至正十年间福州人吴鉴所撰《重立清净寺碑》,另一方为明代解元李光缙撰写的重修碑记,目前都是研究泉州乃至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的重要物证。在右侧石碑上,就有一句“不鲁罕丁者,年一百二十岁,博学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据说,夏不鲁罕丁在一百多岁时,还挂心着要追回遗失的寺产,重修清净寺。当时泉州路达鲁花赤(当时泉州的地方长官)玉立追回了遗失寺产;另一方面,富商金阿里也受感动,欣然拿出钱来重修清净寺。后来,修建工程全面完工,“寺宇鼎新,层楼耸秀,峙郡庠前东,壮青龙左角之胜”,泉州穆斯林欢欣鼓舞,还请来吴鉴撰记立碑。
夏不鲁罕丁住持泉州清净寺一甲子之久,一位中世纪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刺桐港时还曾见过他。
明善堂倒毁后,在清嘉庆年间,由福建全省陆路军务漳州总镇马建纪捐资重建,这时变成了中国传统古建筑四合院形式。又经过几十年风雨侵袭,岌岌欲塌时,同治十年,福建全省陆路军务提督江长贵捐俸重建为闽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间建筑形式。1950年,明善堂塌毁。1998年,按“修旧如旧”原则重建明善堂,恢复清同治年间建筑的原貌,也就是闽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间建筑形式。清真夕照,是泉州古代著名的景致之一。走过涂门街,抬头可看到清净寺入口的门楼顶部,有一个回字形的垛子,好似城堞。这就是当年有名的“望月台”。望月台不单名字好听,它还对应着一种古习俗,真用来望月的。
重要文物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勒碑为纪,保存寺内。现寺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属文物,如历年遗留下来的汉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为珍贵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也嵌置于寺北的墙壁上。
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为保护泉州清净寺,保护泉州伊斯兰教,明成祖朱棣特地颁发谕令:“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取有故违……以罪罪之“。明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要保护清净寺?当然有着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的企图,但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我国对外国侨民的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的尊重的说明,对阿拉伯人民的友好团结的反映。
历史地位
泉州清净寺,从建造到现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人民政府十分珍惜这一千年古迹,解放后曾经三度重修。 1961年,清净寺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建立和古代泉州海外交通、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在历史上长期友好的和平往来,有着分不开的密切关系,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迹之一。就其建筑艺术来说,它的壮丽雄伟,也充分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才能。
清净寺虽建于北宋,实际上伊斯兰教传人泉州的历史远远不止千年。伊斯兰教的灵山圣墓就比清净寺还要古老得多,穆罕默德在世时,向穆斯林发出号召:“求知要不远万里,即使远在中国”。因此在伊斯兰教创教初期,也就是公元618一626年穆罕默德嫡传门徒三贤四贤就从麦加迁移经海路来到泉州传教,死后葬于泉州东。
开放时间
早 7:30—晚17:00
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108-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