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林

概况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郊8公里处的关林镇,是埋葬三国时期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镇因关林而得名。关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是一处宫殿式建筑群,古柏成林,隆冢丰碑,气派巍巍。关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关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经整修,设立了“洛阳古代艺术馆”,在两侧廊房内陈列了洛阳出土的众多石刻碑志精品。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今山西运城),被历代王朝尊为“武圣”。自北宋起,历代小说、戏曲、史书等,奉关羽为“忠义”样板。封建帝王还对关羽进行追封,愈封愈隆,以至“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午夜何人能秉烛,九州无处不焚香”,关公作为历史人物成为忠义化身、道德榜样,并走上神坛。关羽的封号经过明、清皇帝的步步加封,终于封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佑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无以复加的地步,儒释道共同尊奉。

 

1780余年来,关林因厚葬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这里峻宇连甍,古柏森然,淄素入庙,视为严宫,形成了浓厚的关公文化氛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

 

重达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额为慈禧太后御笔,端庄厚重,弥足珍贵;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舞楼(又称千秋鉴楼)、大门、仪门、拜殿、大殿、二殿、三殿、奉敕碑亭、关冢,构成了关林巍峨宏大的建筑格局。其主体建筑上的龙首之多,为中原之最。建于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结构端庄,八角亭彩饰华繁、木雕精美,全为木榫结构,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惊人的创造力。

 

开放时间

 

08:00~18:30

 

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