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水帘洞石窟位于甘肃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内。谷中"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谷涧溪水潺潺,景色幽静宜人。石窟亭宇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历代屡有修建。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等著名景观,尤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等最为珍贵。该石窟现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为理想的游览胜地。该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修建,主要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等名胜古迹,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在形似斧劈的试斧山东侧之峭壁上,是一个约50米长,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当雨 季,洞顶、洞壁泉水、雨水一齐涌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帘掩门,故得名水帘洞。洞内有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殿等多座建筑,各殿、台、亭、阁依自然岩洞有开有合,错落有致,工艺精巧。其中尤以菩萨殿最为高大华丽。该殿上下两层,下层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见底;上层横匾大书“西山暮雨”四字,内塑当地民间传说中的麻线娘娘;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整个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相辉相映,大有天然布景之趣。拉稍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
武山水帘洞石窟主要景点
五台
水帘洞石窟始建于1450多年前的十六国后秦时期,经北魏、北周及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增建和重修,形成七寺(显圣寺、拉梢寺、千佛寺、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音寺)五台(清净台、莲花台、说法台、钟楼台、鸣古台)之规模,现存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寺四个单元。
水帘洞壁画
正中大佛头顶飞天,手捧供物,临风飞舞,形态奔放,是水帘洞壁画中最具有时代性的早期优秀原作。千佛洞因壁塑千佛而得名,壁绘崖面500多平方米。洞内壁画多为吴带当风盛行时期的中唐及五代作品,亦有典型的北周双飞天壁画,因避光作画,至今色泽鲜艳,线条流畅,给人以满壁风动之感。
鲁班乡
距武山县城东北向五十余里处的鲁班乡,山形突兀壮观,林木苍翠欲滴。在渭北干旱山区,不愧是一块圣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水帘洞石窟群即在此处。
观音寺
观音寺中序碑记载了当时传说,据传南海观音在“隋文中叶,投生李氏”,以笄之年,抗婚出走,途经显圣池,到水帘洞中坐化,为了显灵,将闻讯赶来的兄嫂手中的条刷和火棍,插地成树,这就是形态别致的条刷树、火棍树。
拉梢寺
拉梢寺与水帘洞隔山相对,位于沟北的是拉梢寺。据县志记载,系北魏时修建。相传北魏太武帝执政后期,有个游方高僧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山水风景,就募捐修庙。修建过程中,树枝沿岸堆积,工匠们站在上面,边凿边拉掉树枝,因此取名拉梢寺。
释迦牟尼像
在那陡峭的崖上有一尊释迦牟尼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高达三十余米;两侧各站一个十多米高的胁侍菩萨。 莲台之下,层列着麒麟、青狮、白象三排神兽浮雕。
开放时间
全天
地址
甘肃省武山县城东北钟楼山鲁班峡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