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概况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

 

千佛洞壁画内容,主要有佛本生故事画、佛教故事画、经变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人礼拜瞻仰。

 

这个石窟开凿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依乐图。图中小忽雷这种古代乐器的出现为中国佛窟所首见,是研究古代西域音乐、乐器的珍贵资料。

 

石窟绘制有回鹘高昌国王和王后的图像。画像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绘制精美,有很高的艺术性,是整个千佛洞壁画的代表作之一。画中,高昌回鹘王,头戴莲瓣形宝珠冠,身着圆领宽油长袍,中束腰带,脚着黑色长统靴,腰带上佩系小刀、火石、砺石、针茜等日常用物。王后,体态丰满,头戴宝冠,身着翻领窄袖西红色大衣,与《唐书》所载回鹘王后的服饰完全一样。画像旁,标有回鹘文题记,大意是歌颂回鹘国王和王后的文才武略和辉煌政绩。

 

小忽雷伎乐图窟

 

这个石窟开凿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依乐图。图中小忽雷这种古代乐器的出现为中国佛窟所首见,是研究古代西域音乐、乐器的珍贵资料。

 

忽雷,又叫龙首琵琶,源于唐代南诏乐。其形制棒状梨形,龙首双弦,蟒皮蒙腹,檀木为槽,据说是由唐代名画家韩滉专请乐工精心制做而成。真品现藏北京 故宫博物院 。当时,郑中丞是演奏大小忽雷的高手,名声响震一时。

 

高昌回鹘国王、王后图窟

 

本石窟绘制有回鹘高昌国王和王后的图像。画像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绘制精美,有很高的艺术性,是整个千佛洞壁画的代表作之一。画中,高昌回鹘王,头戴莲瓣形宝珠冠,身着圆领宽油长袍,中束腰带,脚着黑色长统靴,腰带上佩系小刀、火石、砺石、针茜等日常用物。王后,体态丰满,头戴宝冠,身着翻领窄袖西红色大衣,与《唐书》所载回鹘王后的服饰完全一样。画像旁,标有回鹘文题记,大意是歌颂回鹘国王和王后的文才武略和辉煌政绩。

 

举哀图

 

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现佛涅槃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这幅图,艺术地表现了肤色各异、发式服装迴别的佛弟子,十分痛苦地围侍在涅槃后的佛前虔诚祈祷的神态,画面线条流畅,人物造型逼真。

 

羽人洞窟

 

柏孜克里克第38窟,是一个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石窟。在石窟后壁,画有三棵树,树下有许多穿白色衣服的僧尼和有翅的羽人形象,表现了对摩尼教的尊崇。

 

经变故事壁画窟

 

柏孜克里克第51号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壁画绘有《法华经》中的见宝塔品、从地涌出品和譬喻品等经变故事,是高昌回鹘时最有代表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壁画。这一历史时期壁画的明显特点是有了回鹘文或与汉文对照的题记。

 

窟中之窟的第69号

 

在第20窟中心柱后的后墙壁下,有一小门洞,这就是69号洞窟。窟中南壁画有几个僧徒,双手合十双腿盘屈,正襟危坐,神态自若,悉心念佛。墓然看去,好象是在练气功,抑或是练印度的瑜伽功。

 

高僧纪念窟

 

第82、83号窟,位于崖壁下的木头沟畔,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窟分前后室,曾发现陶质舍利匣。82窟前室正壁中间,绘有山丘。山下鲜花盛开,山上树木葱笼,飞鸟入林,有袒身、饰璎珞的武士,聚精会神拉弓作射猎状,颇耐人寻味。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

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