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 教堂位于荷兰城广场的尾端。教堂上的粉红砖块是直接从荷兰进口,再将本地的红泥涂在砖块上。天花板上的横梁是取自单棵树木,因此,所有横梁并没有接合处。教堂内工匠亲手制作的长椅,其历史已经超过 200 年了。在教堂的祭坛上,半圆形拱顶中间,“耶稣最后的晚餐”之图案,完好的釉于砖瓦上。那台黄铜制成的圣经支架的历史,可追溯至 1773 年。英国人将它转变为英国式教堂,在教堂上加了一座风标及盖了一座钟塔。不过,教堂的地板上,还是旧荷兰的碑铭。
十世纪,十一世纪时。欧洲各封建领主热心于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规模壮观的修道院和教堂[1]。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
教堂
中世纪时期,教会势力统治了欧洲。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教堂成为城市中最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哥特”是指野蛮人。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
开放时间:
07:30-19:00,周日为08:00-19:00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