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霍加墓位于喀什市东北5公里处的浩罕村,占地面积30亩,始建于1640年前后,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共七十二人,第一代是伊斯兰教著名的传教士阿吉·买买提·玉素甫霍加。其长子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霍加亦葬于此。因其声望高于其父,故墓名改为现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帕霍加墓是一座具有浓郁传统特色的古建筑群,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主墓室在陵园东部,造型宏伟壮观,风格庄严华丽,为整个建筑群之冠,也是新疆最为宏大精美的陵墓,主墓方体圆顶,高26米,底面横长39米。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墓室四周的墙上,由绿色琉璃砖贴面,间以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绘有彩色图案,还有阿拉伯文警句。墓室内的墓台上,排列着白底兰花琉璃砖包砌的坟丘,晶莹素洁。
阿帕霍加墓又名香妃墓,传说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的妃子。由于她身上有一股浓郁沙枣花香,人们称之为“香妃”。香妃死后亦葬于此,故人们又称该墓为“香妃墓”,阿帕霍加墓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典范。
开放时间
08:00-17:00
地址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喀什市东北5公里处的浩罕村
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日常食品有烤馕、拉面、抓饭、包子、汤面、曲曲等。喜食牛肉及马、驼、鸡、鸭、鱼肉。瓜果是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中必须的,还喜欢喝奶茶和红茶,喜好饮酒。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饮食,但都离不开牛、羊的肉和乳,遗留着古老的游牧、狩猎和农牧结合的传统,具有独特的风味。
抓肉
又叫手抓羊肉。将刚宰的羊肢解成几大块入锅清炖,有的加点胡椒、姜片、盐粒,有的什么也不加。炖到七、八分熟即捞起放入大盘,旁放小刀一把,热腾腾端上席来,割成肉块或肉片,抓肉蘸盐吃。其味鲜嫩清香,吃法古朴,颇有原始遗风。这是牧民待客之上品,各族普遍喜爱。
抓饭
这是维吾尔族待客、过节必备的美食,新疆人无不喜爱。以羊肉、稻米、胡萝卜、洋葱、油盐、孜然(茴香)为原料,先将羊肉切块油炸、加胡萝卜丝、洋葱和水,约煮半小时后放入稻米,焖半小时左右即成。饭菜合一,营养丰富,别具地方风味。吃抓饭时,将饭盛于大盘之中,众人围着大盘用手抓而食之。对不习惯于手抓的客人备有小勺,餐馆则备有碗筷。
馕
馕以面粉烤制而成,形如圆饼,焦黄且香,是新疆少数民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常与茯茶、奶茶一起食用,所以家家会烤,街头巴扎到处有售。维吾尔族人们过节、待客、送礼,以及出门远行的干粮都离不开馕。在新疆,游人还可以在街头买到刚出炉的热馕。
拉面
维吾尔族、回族厨师都是制作拉面的高手,一大块面团经他们双手抻拉,就变成一大把细长均匀的面条,随手放入大锅煮熟捞起即成。拌面则是将煮熟的拉面放入盘中,加酱、醋、蒜、辣调味,再拌以炒菜、烧菜;炒面则将生面条切成寸段,与肉、菜同炒,也是新疆居民的日常食品。
烤羊肉串
风味独特的烤羊肉串,短短的数年之间便风靡全国,是声名最著的新疆风味小吃,并已传入澳洲地区。烤羊肉以羊肉、孜然(茴香)、辣面、精盐为原料,将肉切片穿在铁丝上烤,边烤边翻,撒上佐料,香气四溢,两、三分钟即熟。
炒烤肉
是由烤羊肉串发展出来的另一种吃法,其原料佐料均与烤羊肉串完全相同,不过改烤为炒,居家食用,待客更方便,而风味不减于烤羊肉串。
薄皮包子
以肥嫩羊肉和洋葱为馅,外包一层薄薄的面皮,蒸而食之,常与抓饭一起食用,将抓饭、包子视为饭食中之上等佳品。还可将包子包成长方形,贴入馕炕烘烤,烤成黄而香的烤包子。需要注意的是,烤包子大多以肥羊肉,羊油块为馅,怕肥腻或消化力弱的人,能免则免。
油塔子
外形似塔,色白油光,以面粉和羊油,清油制成,细软香甜,老少皆宜,维吾尔族人特别偏爱。
烤全羊
新疆名贵菜肴,也是高级筵席的标志,称为全羊席。以两岁阿勒泰羯羊为原料,穿在木棒上,遍抹调料,放入馕炕中焖烤而成,皮脆肉嫩,鲜香异常。宾客手操小刀,割而食之。若在南疆巴扎,则将数根长棒穿着几支整羊,依次放入馕炕烘烤,然后摆摊剁块零售。赶集之人往往买上几斤,蹲在树下,大吃大嚼,颇有古朴之风。
奶茶
新疆农区的人们喝茯茶,牧区的人们喝奶茶,这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主要饮料,每日必不可少。奶茶是将鲜乳兑入滚开的茯茶,加盐而成,味香提神,营养丰富。
酸乳
以鲜牛乳加热消毒后发酵而成,很像凝结的豆花,味酸而清凉,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是夏日消暑解渴充饥之佳品。将酸乳去水晾干制成乳疙瘩,又是牧民们过冬必备的食品。
乳酒
将牛、羊乳发酵之后倒人锅中加热,取其蒸馏水便是乳酒,一般酒精浓度只有十几度,味微酸,有乳香,连喝数碗也不醉,蒙古族人民尤其偏爱。
喀什作为南疆的交通枢纽,交通业比较发达。到喀什旅游,交通的主要选择为航空和公路。
喀什机场位于喀什市,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机场1953年建成,机场设施经过3次改扩建后,现已形成一定规模,可供大型客机起降。该机场现已成为新疆第二大航空港。
喀什公路四通八达,全区12个县(市)均通汽车。从喀什市向东北有公路通往克州、阿克苏、库尔勒、吐鲁番,再向北通往乌鲁木齐。从喀什市向东南有公路通往疏勒、英吉沙、莎车、泽普、叶城、和田,再向东可通往甘肃的敦煌和青海的格尔木。从叶城向南可通往西藏的阿里地区。从喀什市向南有中、巴国际公路,向北和向西有两条公路经吐尔尕特口岸通往独联体。
出租车
市内起步价5元,5公里以上按 一公里1.2元。
巴扎
喀什巴扎由来已久,“巴扎”就是维语集市的意思。历史上喀什的商贸地位很重要,今天,喀什仍然是天山南部最大的商贸中心。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喀什巴扎上的商品也越来越多,巴扎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来往于内地,来往于独联体各国、巴基斯坦、西亚等地的商人络绎不绝,到处是一派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
喀什目前大约有20多个大型巴扎,包括综合性的巴扎、农副产品巴扎、手工艺品巴扎、民族特需商品巴扎、靴鞋花帽小刀巴扎、柴草媒炭巴扎等等,每类巴扎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喀什大巴扎和安江巴扎。
手工艺品
地毯
是喀什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以精湛的工艺和鲜明的风格著称于世。喀什地毯品种繁多,花色斑斓,花纹图案千姿百态,鲜艳夺目。除传统的360道产品外,近年又增加了540道、720道和750道中、高档产品。喀什地毯质地精良,色调明快,美观大方,柔软舒适,坚固耐用,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
艾德莱斯绸
是维吾尔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丝绸料。它是在蚕丝上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照图案的要求进行染色,其工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喀什的艾德莱斯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它常用翠绿、宝蓝、黄、青、桃红、紫红、桔、金黄、艳绿、黑、白等色;图案结构细腻、紧凑、严谨,色彩强烈、透明、逼真,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艾德莱丝绸质地柔软,富于弹性,轻薄柔韧,美观华丽,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青睐。现在人们不仅把艾德莱斯绸视为衣料,还有不少人把它作为工艺品买回去制作成室内装饰品。
英吉沙小刀
因产地在英吉沙县而闻名,是喀什传统名牌手工艺品之一,约有400多年的历史。英吉沙小刀目前已发展到16个品种30多个花色,主要有维吾尔族喜爱的凤尾式、哈萨克族喜爱的红嘴山鸦式,汉族喜爱的龙泉宝剑式等,既可作日常生活用品,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民族小花帽
维吾尔语称为“朵巴”,是维吾尔族特需商品之一。它做工精细,均采用民族传统的绣花、挑花、伴金、镶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绣制而成。喀什花帽品种繁多,有巴旦杏花帽、奇曼(绿底白花)花帽、塔什干(绿底白花)花帽、玛力江(红色镶珠)女花帽,均质地精良,色泽绚丽,图案精美。它不仅实用,而且是一种具有装饰美感的工艺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喀什土陶
喀什土陶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生产,汉晋时代发展到彩陶,具有古老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喀什的陶器中,尤以仿古土陶最为著名,它继承了传统工艺,又有开拓创新,兼有观赏和实用价值。品种主要有:碗、盘、壶、罐等。一种供少数民族群众洗手用的阿扑土(即水壶),可称作喀什土陶的代表。
民族乐器
素有“歌舞之乡”之称的喀什,哪里有歌声,哪里就有伴随歌声的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喀什生产的民族乐器有13个品种,40多个花色,主要有维吾尔的都塔尔、热瓦甫、达卜、弹布尔、艾介克、胡西塔尔,冬不拉、沙帕依等。这些乐器做工精细,音色优美,颇具地方和民族特色,为国内外游客所称道。
土特名产
喀什地区所处的南疆一带,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为瓜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据统计,喀什有各类瓜果600余种。
无花果
维吾尔语称“安居尔”,营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制成干果,其含糖量达70-75%。成熟期很长,采摘供食可达三个月之久。因其叶片硕大,枝士光洁,树冠整齐,姿态美观和看不见开花就能结出甜蜜果实的特点,人们往往乐于把它栽在庭院、花圃或培育成盆景,放在室内,美化环境。
巴旦杏
巴旦杏并不是杏,而是桃属植物。它的花像杏花,叶子似桃而狭小。桃的果大,多呈圆形,果肉甘甜;巴旦杏果小,扁圆,果肉干涩无汁不能食,主要吃发达的仁。仁味超过核桃,有特殊的甜香风味。
这里巴旦杏的品种约有40多个,分为软壳甜巴旦杏、甜巴旦杏、厚壳甜巴旦杏、苦巴旦杏、桃巴旦杏等五大类。巴旦杏是维吾尔族群众传统的健身滋补品,在医疗上用途很广,民间用来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等疾病。
伽师瓜
伽师瓜是指喀什出产的哈密瓜。新疆的哈密瓜有180多个品种及类型,其中伽师瓜是品质最优者之一。伽师瓜呈椭圆形,皮为绿色,肉为桔红色,肉质细嫩,具有脆甜、爽口的特点,它汁多,风味醇香,含糖量高达15-20%。伽师瓜外皮还比较坚硬,便于运输,储存的时间最长,不易损坏,因而远销海内外,有“美瓜”之名。
喀什逛巴扎是一大享受。“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巴扎作为新疆历史上一种传统贸易形式,一直流传并沿习至今,在新疆,喀什的巴扎最为著名,也最具维吾尔族特点。
喀什大巴扎是全国最大的集市之一,进入集市后,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令你应接不暇,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帽摊是,各式小帽一应俱全,您可以在这里任意挑选。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
门票:30元
景区内娱乐:果园歌舞:10元/人
开放时间:9:30-21:30
地址:喀什地区喀什市浩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