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塔

概况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八角五层,每边长4.1米。塔高43.7米,其中塔刹高10.16米。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门窗塔壁,精雕细刻。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尤以1~2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雀替最为突出。1987年经省考古研究所组织维修,恢复了塔的出檐部分。八个角用转角斗拱支承老戗出戗,出檐深远。八个面补间斗拱用两朵支承檐桁出挑,椽子和飞子上钉望板,上覆鸳鸯瓦。修复后的中江塔巍然壮观,登临塔顶,万千景象,尽收眼底。 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中江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入夜,月华皎皎,渔火点点,月升影移,波荡影晃,伴之涛声铃声,更令人陶然悠然。 1988年,芜湖市人民政府重修中江塔,使之以新的雄资与现代化大厦,多功能防洪墙交相辉映于双江之畔,构成一幅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比肩同立的独特的风景画。
古时候,人们把长江的从九江至京口(镇江)一段,称为中江,而芜湖适得其处,故有中江之名;又说古有中江,东通太湖,西流长江,芜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称芜湖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该处的小塔就成了长江、青弋江两江船只夜航的灯塔,也是船只进入芜湖的航标。

中江塔历时60年建成,跨明清两代,融明末清初建筑风格于一身,成为芜湖周边远近皆知的古建筑。古时候兴建此塔,除有镇住青弋江口,守持长江中流关锁,具有军政经济意义之外,还可弥补芜湖神山、赭山、镜湖、白马山等六秀之不足,以增添芜湖景色。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中江塔,屹立江口,独显其身,望大江东去,观人间变迁,成为锁定在江城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丽风景。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

 

安徽省芜湖市中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

美食

芜湖地方特色小吃:
1四季春的小龙汤包、大烧卖、蟹黄煎包、煮干丝
2耿福兴的酥烧饼,虾籽面
3二街老头小锅贴,鸭血汤
4铁桥的大龙虾
5金马门的泥鳅面
6弋江桥的沙煲 下岗嫂的臭干子堡
7小海螺的海鲜山珍沙煲(东郊路海螺附近)
8明华的老母鸡汤
9东门街的老卜炒凉粉
10六朝居、北门口老鸭汤泡锅巴
11北门的瓦锅饭
12红皮烤鸭
街头小吃:
13赤豆糊
14酒酿水子
15炒面皮(大妈牛肉面馆)
16麻辣烫(团结路小桥)
17热粉
18腰子饼
19豆付脑、(团结路小巷里)
20梅花糕(长江路和团结路交叉路口出三职高大门边、弋江桥下)
21馄饨小刀面 (弋江电影院) 就在弋江桥口,打的的话就从金马门那过。
早餐:
东郊路口的小包子店
农校附近的面条
北门三姐妹牛肉面
205国道大肉面
解放路旱桥大肉面
小吃:
红旗麻拉烫
新华书店崴子炒饭
美食街大千碗面
国货路凉粉
美食街顺风肥牛的韩国烤肉
鸠江饭店对面车站的包子
一中对面的渣肉蒸饭和烧卖
铁山对面巷子里的酒梁
花园路口的煮干丝和小笼包子

交通

 乘坐115路13路17路18路27路2路 到新芜路下车步行47米

 

公路

 

芜湖市公路由国道、省道、县乡道组成:国道2条即205国道(芜宁路、芜南路)、318国道(南宣路、南青路);省道4条即S104线(芜屯路)、S216线(南新路)、S320线(南铜路)、S321线(芜铜路);县道46条。随着建设中的合杭高速公路芜宣段和即将开工的沿江高速公路芜马段建成,将使市内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县道为支干、乡道为支脉的高速高效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驱车在半小时内可上高速公路干线。

 

水路

 

芜湖港是长江五大港口之一,境内长江岸线71公里,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是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万吨级码头。内河支流20余条,总长527公里,通航里程477公里,可常年通航或季节通航100至300吨级机动船。

 

芜湖港综合通过能力为2300万吨,朱家桥港区建有外贸码头,可同时停靠三艘五千吨级海轮,并设有铁路专线。芜湖大件码头最大起吊能力为200吨,北岸裕溪口港为全同著名的现代化煤炭中转港,年通过能力为600万吨。

 

在芜湖市区内,不到5000米的长江岸线上,由上而下分布有客运轮渡、汽车轮渡和火车轮渡,其通过能力分别为360万人/年,4000车/日,1300万吨/年。

 

出租车

 

芜湖市出租车白天起步价5元/2.5公里,超出部分1.2元一公里。晚上10点后6元2.5公里。

 

购物

特产——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人以锤代笔,锻织成画,堪称一绝。自它诞生至今300多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古今中外人士所青睐。铁画创始人为清代康熙年间芜湖人汤鹏,他“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从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铁画一经问世,不仅“远客多购之”,而且“名噪公卿间”,士大夫阶层人士把它作为“斋壁雅玩”之物欣赏,文人墨客更是推崇备至,赋诗著文加以赞扬。清代金石家朱文藻在《题铁画》一诗中作了生动的描述:“乍看似墨泼素绢,山水人物皆空嵌。风飘秀色动兰竹,雪催老杆撑松杉。华轩逼人有寒气,盛暑亦欲添衣裳。最宜桦烛晓风夜,千枝万蕊发翠岩。元明旧迹共谛视,转觉暗淡精神减。”他认为元明时代丹青高手之画与铁画相比也黯然失色。清代诗人梁同书称铁画“无不入妙”,“世罕见之”。他作《铁画歌》云:“谁叫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钧巢笔。……采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

如今,芜湖铁画以低炭钢为原料,艺人们以锤代笔,以炉为砚,以铁当墨,以钻为案,依据画稿取料入炉,经过锻打、焊接、钻挫、整形、防锈烘漆等新技术、新工艺,然后衬以白底,装框成画。画面保持铁的本色,不涂彩。构图采用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和笔意,远景赋以疏细线条,近物则以粗犷布势,使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能得透视之感,人物能具传神之态,花鸟能显栩栩之姿,锤锻之巧与画理相通,绘画与工艺品结合。 近年来,艺人们不断创新,又开创了立体铁画、瓷版铁画、纯金和镀金画。

在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中国前夕,安徽省政府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赠送了一件珍贵的礼品——芜湖铁画《霞蔚千秋》。此画长350厘米、高170厘米、重100公斤,画面由黄山、育松和香港的标志性建筑构成。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典雅凝重,豪放洒脱,黑白分明,酷似传统水墨画,且具强烈的立体感。这是安徽芜湖工艺美术厂老艺人张德才及其16名艺徒精心锻制的辉煌巨作。

购物街——中山路

芜湖,襟江带河,山清水秀,素享“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浸润着长江文明。以强劲的拓展力,不断创造广阔的空间。历史、地理、人文等众多因素酿造了特有的商业文化,由十里长街小商繁荣而演变成的中山路步行商业街,是芜湖历史发展的一座丰碑。

1902年,这里由窄巷变成了大马路;到了1912年,孙中山先生巡视芜湖并在此演讲,因而改名为中山路;时至50年代初期,中山路进行大规模改造,两侧集中布置了商业网点,渐渐成为芜湖的商业中心;1999年设为湖街一体的步行商业街,立意创新,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传统文化中透着浓浓的现代气息。

娱乐

世纪广场

世纪广场呈放射状,直面风光秀丽的镜湖风景区,面积1万多平方米,其中4块草坪占3000平方米,对称分布,是市民观景,休闲,晨练的活动场所,同时又具有商务展示、信息发布功能。广场中央设置一座大型主题雕塑“都市变奏曲”。在镜湖水面上架设了一座大型音乐喷泉。中心雕塑,加上观景平台和音乐喷泉连成一线向镜湖伸展,形成湖街一体,动静结合的观景高潮,是中山路步行街的点睛之笔。广场绿化采用乔木、灌木和草坪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地形、植物和水体等自然因素创造多元化的植物观景,使步行街与自然相融合,构成清爽、亲切、自然的温馨的氛围。

“扬帆”雕塑

“扬帆”位于银座大厦、三泰大厦和伟基商业大厦中心,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造型为一艘挺拔的桅帆,蕴蓄着一触即发的态势,洋溢着在经济大潮中自由翱翔的自信与热情,笔直上耸的桅帆上是桅杆和风帆的组合变形,象征着百炼成钢的成功自信和超群卓越的个性气质,金光闪闪的钛金球象征着芜湖这颗皖江明珠像星辰一样永远闪烁、发光,寓意芜湖社会经济发展扬帆竟发,勇往直前,在跨世纪大潮中全力拼搏的壮志豪情。

“叠泉”雕塑

“叠泉”利用地坪高差因地制宜布置,犹如平地起瀑布,又似当空舞银练,自上而下,湍流不息,象征着芜湖作为皖江商埠的历史渊源流长,顶端以水力转动的红色花岗岩球体,表明了芜湖人民力争以步行街的建设为契机,重振商埠雄风,振兴地方经济的雄心壮志。滚动的球体寓意中山路步行街财源滚滚,六只斛斗寓意芜湖曾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叠泉水自长江,自大海而来,象征中山路步行街广纳百川之财。转动的球体,喷射的水花和流动的泉水组成高低错落,抑扬顿挫,丰富多采的动人景观。

大众影都

大众影都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八日动工,并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竣工开业。总面积一万二千八百平方米。其主要功能有:
大电影厅,700座位装设有重放杜比数码声迹的立体声系统;中电影厅,300座位装设有重放杜比数码声迹的立体声系统;小电影厅(多功能厅),100座位四声道杜比立体声环音;360度梦幻歌舞厅,两层结构,14个包厢;六台大型豪华台球厅;十八台豪华棋牌房;咖啡茶座;五千平方米(一、二、三层)商业面积;大型电子游戏室;男女健身房;十二道美国AMF保龄球(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