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台

概况

禹王台位于开封城外东南约1.5公里。是开封游览胜地,现辟为禹王台公园。禹王台公园位于开封东南隅,占地400余亩。园内林木茂盛,环境幽雅的禹王台公园现已成为古都开封的一处主要浏览胜地。

 

因此人称之为“吹台”,吹台经汉氏梁孝王增筑,成为当时的歌咏胜地。明初,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在古吹台上建禹王庙,故吹台又被改称为“禹王台”。此后,明、清两代对台上的建筑物曾多次修葺,新中国成立后被辟为禹王台公园。从明清至今,禹王台被誉为著名的汴梁八景之一,如今已成为中外游人观光胜地。

 

公园内林木茂盛,碑刻题诗繁多,河水环绕,环境幽雅,数百年来,先后有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在此相聚饮洒赋诗;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在此驻跸,御书匾额;康有为也在此赋诗留迹。园内现有禹王大殿、水德祠、师旷祠、三贤祠、御书楼、古乐室等古建筑和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园、特丹园、中日友好樱花园、芳春园等浏览景区。

 

此后,明、清两代对台上的建筑物曾多次修葺。 现今禹王台公园内的主要景点有:纪念师旷的古吹台;康熙亲书“功存河洛”牌匾的御书楼和乾隆御碑亭;为纪念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登吹台吟诗作画而建的“三贤祠”;纪念大禹治水的禹王殿;纪念三十七位治水功臣的“水德祠”等。除了文物古迹,公园内还有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园、牡丹园、中日友好樱花园、芳春园等浏览景区。

 

园内苍松翠柏,古树参天,奇树佳卉,花团锦簇,亭廊楼阁,风光旖旎,鸟语啁啾、景色宜人。登临其间,令人游目骋怀而心旷神怡。“梁园雪霁”、“吹台秋雨”,从明清至今被誉为著名的汴梁八景之一。林木茂盛、环境幽雅的禹王台公园现已成为古都开封的一处主要  康熙帝“功存河洛”,浏览胜地,是名副其实的千古名园。

 

开放时间

 

7:00到19:00

 

地址

 

河南省开封市繁塔东街38号

 

美食

来到了开封,就不能不尝尝这满街的美食。说满街,一点都不为过,开封除了正宗大菜,民间还有许许多多的美食店铺,大都随意地开在路边,让人随时随地换换口味,美餐一顿。提起开封的夜市,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好多人傍晚专程赶来,啃几个羊蹄,吃碗油泼面,再来一个辣椒油窝窝头。抹抹嘴,端一杯凉甜凉甜的甘蔗汁,再到旁边的书店街走一走,看一看,有的吃,有的玩,好惬意呀!

风味小吃:小笼包子、桶子鸡、五香风干兔肉、黄焖鱼、锅贴 、羊肉炕馍、炒凉粉、冰糖熟梨 、 杏仁茶、江米切糕等。

开封第一楼灌汤包
其前身是“第一楼包子馆”,主营灌汤包子和吊卤面。包子皮馅分明,色白筋柔,灌汤流油,鲜香有味。吊卤面光滑筋香,卤稠而不腻,与面相粘,不脱不流,颇受食客赞赏。其后,对包子的制皮、馅料及外形进行了大胆改进,还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现蒸现吃,深受顾客欢迎,生意更加兴隆。1997年,在寺后街原址上新建的“第一楼”总部五层大楼落成,是年12月2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庆典。
  
“第一楼”新楼营业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餐饮、娱乐、桑拿、美容于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一楼大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环境舒适,面向大众化消费,可容纳240人同时就餐;三楼4间风格迥异的豪华餐厅匠心独具,美食荟萃。

又一新饭庄
“又一新”饭庄坐落在繁华的市中心鼓楼街,以历史悠久、设备精良、名家高手荟萃、 烹调技术精湛而长期被誉为正宗豫菜第一家。“又一新”饭庄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民国22年(1933年 ),康有为游学开封,各界名流在“又一村”设宴招待,康有为吃到高兴处,挥笔题了“又一村”三字为该店制匾,一时“又一村”名声大振。以后,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来开封就少不了要光顾“又一村”聚宴。十余年光景,“又一村”便鹤立于竞争激烈的开封饮食业。

“又一新”名菜、名点数千种,如扒燕菜、扒猴头、白扒熊掌、糖醋熘鲤鱼带焙面、鲜 花饼、萝卜丝饼、切馅烧麦、鸡丝卷等。在传统菜肴之外,还创制了五彩立式花篮、荷花鸡腰 、蜜炙三环绣球、蝴蝶银耳等不少新品种。近年来,又挖掘恢复了假元鱼、黄雀炸、炉焙鸡、 盘兔、莲花馅饼、五香糕等一批宋代菜点,使“又一新”那五光十色的菜单上锦上添花。“又一新”高徒辈出,献艺四方,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馆到省 会郑州的中州宾馆、河南饭店、少林餐馆、三味饭店等,都有“又一新”的厨师服务员供职献技。多年来,开封“又一新”接待了美、法、意、日、澳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团体及个人,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赏。

黄家老店
黄家老店坐落在滨河路西段路北,创办人是饮食名师黄思忠。黄思忠是“第一楼”小笼包子创始人黄继善的侄子,他12岁入“第一楼”学徒,长达32年,得真传,学就一手制作小笼包子和吊卤面的好手艺。1994年6月,黄思忠把小吃铺迁入现址,定名“黄家老店”。新址有120多平方米门面房作餐厅,后面建有灶房。经几次扩建装修,已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餐厅和4个雅间,共有大小餐桌18张,能同时容纳120多人就餐。

近年来,黄家老店还在本市的丁角街、五福路和曹门外等处建立分店,并在郑州建分店两处。黄家老店以经营小笼包子和吊卤面为主,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口味变化,把小笼包子的特色由过去的软香利口改为鲜香利口,在配料和制作上均有改进,还增添了素馅包子。吊卤面自1962年失传以来,黄家老店是目前开封唯一经营的一家。

马豫兴
桶子鸡、烧鸡“马豫兴”是开封有名的传统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马豫兴鸡鸭店”。最初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马永岭在鼓楼东南侧设店开业,桶子鸡是其经营的主要品种之一。“马豫兴”桶子鸡体形浑圆完美,色泽鹅黄,油润光亮,食之肥而不腻,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为开封酒会宴席上必备名菜。烧鸡,北宋称“熝鸡”,熝即煨烤之意。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城内经营熝鸡的名店众多,争相媲美,制作工艺极高。

稻香居
“稻香居”原名天津“稻香居”锅贴铺,开业于光绪八年(1882年),原以经营锅贴、 馄饨为主,兼营下酒小菜,后增添炒菜,成为著名风味小吃馆。

交通

航班 

 

由于开封没有民用机场,所以乘坐飞机到开封的旅客,要就近在新郑国际机场转乘火车或汽车前往开封。

 

铁路 

 

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陇海铁路从市内穿过。西边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接处,东边是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接处,地理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到全国各个主要城市都有直达列车。

 

长途客运 

 

公路是开封的重要运输通道,北京广州的106国道和天水至连云港的310国道在此交汇;开洛、开商高速公路是横穿河南的黄金通道;黄河公路大桥使得天堑变为坦途,全市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开封北距北京580公里,东至连云港530公里,开封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枢纽城市,同时又是沿亚欧大陆桥东西双向开放、外引内联的对外开放中心城市,具有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广阔前景。位于开封火车站的长途汽车客运站,是全市最大的旅客发送站,往返大部分城市的长途客运汽车基本可以做到每三十分钟有一个班次。

 

市内交通

 

开封是座历史老城,部分老城区内街道比较狭窄。开封的出租车有面的、夏利、桑塔纳等,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面的,因为开封市区不大,景点比较集中,坐面的比较合适。公交线路基本上覆盖了全市的大部分景点,方便而实惠。

 

出租车

 

起步2公里5元,基本单价1.3元

购物

汴 绣
汴绣也称宋绣,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我国名绣之一。《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开封皇宫内设有“文绣院”,绣工数百人,专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绣制服饰,后在民间传播发展起来。十里都城到处珠廉绣额,盛极一时。后因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兵火水患,汴绣也随之衰落。
  汴绣以绣制中国古名画而著称,作品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近年来又增加了为各国元首及著名人士绣制肖像。作品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技法细腻,立体感强,深为人们所喜爱。品种有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等,产品远销欧亚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 瓜
西瓜是开封最著名的土特产品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宋代已在市郊种植。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奉使金国,8月到达汴京,正逢西瓜上市。诗人吃了开封的西瓜以后,即兴赋诗《西瓜园》,诗曰:“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泠洛波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可见西瓜在宋代就大量种植。明清时期,西瓜种植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封成为全国三大西瓜产地之一。

汴梁西瓜以皮薄、瓤甜、籽少、个大而著称,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弛名全国。民间谚语:“萧县石榴砀山犁,汴梁西瓜甜到皮”,又说:“新郑小枣砀山梨,开封西瓜甜如密”。

黄河鲤鱼
鲤鱼是我国古老的名贵鱼种之一,素有“诸鱼之长,鱼中之王”的美称。古代,我国人民就把鲤鱼作为美的象征,作为珍贵礼品互相赠送。

鲤鱼在我国品种繁多,约有400多个品种,其中开封黄河鲤鱼居诸鱼之首。开封黄河鲤鱼口鳍鲜红,尾、鳞呈金黄色,脊灰褐色,腹部白,小嘴金眼,外形美观,肉味纯正,肥嫩鲜美。它头小体长,含肉率平均在70%左右,肥满度较其他平均值都高,故开封鲤鱼实为名贵产品,早已驰名中外,自古以来深受广大群众喜欢。

开封是黄河鲤鱼的主要产区,鲤鱼以开封郊区段黄河所产为正宗。此段黄河西自回回寨,东到柳园,长约10余公里。黄河出邙山后,进入豫东平原,流速减慢,河面变宽,阳光照射充足,加上郑州、中牟等沿河城市排放的生活用水,使黄河鲤鱼得到一天然的生息繁殖场所,故此段黄河鲤鱼优于其他段所产的黄河鲤鱼。

兰考泡桐
兰考县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家具、模型、乐器的上乘材料。经北京乐器研究所对全国十几个地区桐木板材的研究鉴定,确定兰考泡桐为全国制做古筝、琵琶面板等乐器的最佳材料。

兰考县位于黄河岸边,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此泛滥改道,形成了大面积地质疏松、透气性能较好的少质土,对泡桐生长十分有利。60年代初,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根据兰考的地理环境倡导栽种泡桐,自那时起,泡桐的种植得到推广,成为兰考县农业一大优势。兰考泡桐是我国八大优良树种之一,生长迅速,当地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8-10年采伐,胸径可达50-80厘米,材积量在0.5立方米以上。因此,当地群众说:“要想富,栽桐树,生产致富好门路。”

目前,兰考县泡桐树达600多万棵,每年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可向国家提供3万多立方米的桐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兰考泡桐加工的桐木漆器,毛拼板等在日本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