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遗址

概况

 

翰林院遗址在东长安街路南公安部内,为明初鸿胪寺旧址。明代正统七年建翰林院。清初将翰林院并入内三院,康熙年间定为正三品衙门。清翰林院有登瀛门内堂5楹,堂西为读讲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为状元厅,右廊围之内有昌黎祠,土谷祠。堂之后为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簿厅。再后为后堂,后堂内有皇帝临幸时宝座。

 

雍正皇帝曾这样说过:"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纯粹,始为无忝厥职,所以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清朝皇帝为表示对翰林院重视,常到翰林院与王公大臣、官员等举行宴会,事前通知有关部门做好陈设以宝座,乐器等准备工作,届时与王公大臣赋诗纪盛。本文图上的石碑即是嘉庆皇帝临幸后留下的。。后堂东西屋为藏书库。翰林院自雍正以后,成为重要的国家储才机关。

 

翰林院藏书

1900年前,坐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所以公安部内有很多外国使馆遗址),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巴黎。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举世罕见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就珍藏于此。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永乐大典》,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经明末文渊阁大火,仅存副本;到了清代,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其余都收藏于翰林院内(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另外,乾隆年间由纪昀、陆锡熊与众多清朝学者合编的七万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丛书《四库全书》的各类底本,当时也珍藏于翰林院内。1900年间的翰林院大火,不仅将辉煌建筑焚毁,而且数千万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烧毁,其中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永乐大典》。

 

开放时间

旺季:全天。

淡季:全天。

 

地址

北京东长安街路南今天的公安部内。

 

交通

 

出租车

基本标准:3公里以内收费13元,基本单价2.3元/公里,燃油附加费1元/次。

夜间:23:00至次日5:00运营时,基本单价加收20%的费用。

 

公交

乘坐1路、2路、 52路、 59路、 82路、99路、120路、专2路。

 

地铁

乘坐地铁1号线, 在王府井站下车(B口出)。

 

自驾线路

沿二环行驶,在复兴门桥从西便门/长安街出口离开右转进入复兴门桥行驶,直行,在复兴门桥右前方转弯沿复兴门内大街行驶,直行进入东长安街行驶,右转进入正义路,到达终点。